推荐:新的虚拟服务器备份策略(1)
虚拟化将人们的焦点重新集中到管理效率和高效使用宝贵的计算机资源上来,但随着物理服务器托管的虚拟机(VM)越来越多,IT管理员面临一系列新的数据保护和备份挑战,现在再也不是简单地拷贝重要的数据文件就算备份,每个VM的状态都需要得到保护,并保持随时可访问。
实施虚拟化基础设施后,每个组织都应该重新评估备份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技术提供最佳的数据保护。虚拟服务器的备份需求和传统的非虚拟服务器基本上是一样的,备份都是为了防范因硬件、操作系统、软件或人为错误故障引起的数据丢失。但虚拟环境中的备份需求也有其特殊性,备份策略不可能完全照搬以前的方法。
传统备份和虚拟环境备份
首先,虚拟化基础设施通常需要争夺更多的数据,越多的应用程序产生的文件越多,越大,每个VM本身也是一个大文件,如VMware的.vmdk文件,这些文件统统需要保护,由于VM文件实质上是一个反映了某个时间点VM操作系统状态的服务器内存镜像,因此VM备份会非常频繁。
传统的非虚拟服务器备份过程通常会消耗100%的服务器处理器和I/O资源,备份期间其它进程想要正常运行是非常困难的,虚拟化之后,可能会有10个,20个或更多VM共享服务器的一部分资源,但备份过程是在分配给各个VM的资源范围内进行的,因此不会影响到别的进程。
如果备份单个VM对物理服务器造成过度的资源消耗,其它处于运行中的VM将受到不利影响,从VM备份进行恢复时也要考虑这个问题,每个VM重新上线都会使用一部分服务器资源,留给以后恢复VM的资源就越来越少,因此恢复VM的时间将会越来越长,在设置虚拟环境中的备份策略时,这一点是常常被忽略的。
服务器虚拟化也对存储和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服务器一般使用的是本地存储,但大多数虚拟数据中心都是将虚拟服务器集中存放在共享存储上,如SAN,包括应用程序产生的数据,VM的最新镜像和某些备份,因此,SAN必须能为数十个,甚至数百个VM提供数据交换的能力。
存储和物理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还必须支持由无数独立的VM产生的数据通信,这也是为什么基于IP的SAN,如iSCSI(或NAS)可以满足许多应用场景,但数据中心仍然需要部署独立的高性能光纤通道SAN的原因。
不断增长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的服务器计算资源、存储和网络需求,使得备份策略变得越来越复杂,以前创建的备份策略可能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需要,组织是时候考虑重新制定或修改备份策略了。